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北京信息 > 正文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网络整理 2021-05-14 15:11

首页 -> 父母学堂 -> 社会万象 -> 正文

三门峡名人   作者:ZD 来源:三门峡市政协文史委 点击:235206次 评论:0    

《三门峡籍篇》
  
               古代部分

关龙逄
  关龙逄(?~公元前1767) ,陕人,夏朝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
  夏桀是一个残虐暴戾,荒淫无度的昏君。他不问国事,整天于肉林酒池之间,金碧瑶台之上,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关龙逄常引黄图(是用黄色丝帛画出桀以前历代帝王勤俭工作,以教育后代不要忘了勤俭创业,好好治理天下之图画)以谏,立而不去。一日,桀坐在瑶台上,以观看炮烙酷刑杀人取乐,并问关龙逄:“你看了觉得快乐吗?”龙逄难过而违心地说:“快乐!”夏桀又问:“人都有恻隐之心,你看了炮烙杀人,不觉痛苦反而为乐呢?”龙逄真诚地说:“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不敢不乐啊。”夏桀听出龙逄的话有异意,就又说:“我听你谏,谏的好了,我改正,谏的不好,我可要用刑。”龙逄胸怀正气,慷慨陈词说:“以我看,君的头上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君的脚下踩着春天薄薄的冰层。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夏桀听后冷笑说:“我就是今天死,叫你也活不成,你只知我亡,而不知你亡,我今天就要看着你上炮烙之刑……….. ”关龙逄看劝君不醒,还想以死悟君,遂赴火而亡。归骸河南本郡。葬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俗称“相国墓”,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

(贾同然)
  
伊 尹
  伊尹,名挚,号阿衡或保衡,夏末商初时期莘(今卢氏古莘地)人。以其生于伊水之上,官职为尹,史称伊尹。
  伊尹精于烹饪,关心时政,总想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认为:“与其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不如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不如吾亲身见之。”先知者应该觉后知,先觉者应该觉后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的思想油然而生。以致“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纳)之沟中”. 《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想求见汤却没有途径,恰好汤求婚于有莘氏女,伊就去做有莘氏女子的陪嫁男仆,背着饮饭用的鼎俎来见汤,用烹调滋味的例子向汤游说,使汤致力于王道政治。也有人说,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汤到夏朝去,看到夏桀灭德作威、暴虐荒淫后,便又回到了亳,毅然决然地和汤一起举起了义旗,伐桀灭夏。
  伊尹辅汤以后,整军经武,扩展地盘。史书上有“汤一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的记载。讨伐从葛国开始,因葛伯借口没有米和肉祭祀祖宗,汤使遗牛羊作为牺牲,又使众代为耕以供粢盛,葛伯反而为夺取饭食把给代耕者送饭的孩子杀掉了,这样就激起了公愤。成汤说:“我曾讲过人照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貌,观察民众的状况就能知道国家治理与否。”伊尹说:“英明啊!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就会取得进展。国君能够爱护民众,有德行的人就会齐聚朝堂。勉励吧,勉励吧!”汤对葛伯说:“你不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宽赦。”伊尹积极参加了讨伐葛伯的战争。他在成汤向外扩张的斗争中,为商罗致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汤在征服了附近几个小国后,乘灭掉夏在东方的韦、顾两个小国之势,继续进攻在洛阳的夏桀,桀迎战于鸣条,失败后逃到昆吾,汤又灭了昆吾,桀逃,死于南巢。伊尹向诸侯通报战况,诸侯全部归服,汤登上天子之位。伊尹在辅汤伐桀过程中,始终是成汤的老师和左右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 《尚书·汤诰》中也说:“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就是说:为了灭夏,我专门请教了元圣伊尹,与他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大功。
  商汤死之后,其太子太丁未立而亡,伊尹就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仲壬。仲壬死后伊尹复辅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
  太甲元年,为使太甲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伊尹作了《伊训》、《肆命》、《徂后》。他用夏桀失天下的教训来儆戒嗣王说:“惟兹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正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他特别指出:我们商得天下固然托福于上帝的保佑,但上帝是靠不住的,“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不要以为好事太小不值得去做,即使是小好事,做得多了也会“万邦维庆”;也不要觉得坏事不大,做一点没关系,须知小坏事干得多了足以“附厥宗”。谁知太甲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伊尹劝告。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成汤的法度,背乱德义,伊尹就采取断然措施,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而后他自己代行政务,主持国政,朝会诸侯。
  太甲帝在桐宫住了三年,乃痛改前非,重新向善,伊尹便将其接归复位,还以国政。从此,太甲修行德政,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
  伊尹要归养乡里了,写《咸有一德》一篇,作为最后的礼物奉献给嗣王。这里他十分强调咸有一德的“一”,有以下三层意思: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为百姓办好事(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办好事要始终一贯地坚持不懈(终始惟一,时乃日新);要让一切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太甲卒,子沃丁继位。沃丁临政之时,伊尹去世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一篇。伊尹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为后来人树立了光辉榜样,所以,当公孙丑问及伊尹放太子甲于桐的往事时,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对伊尹的高风亮节,做出了高度评价。
  伊尹的道德功业、治国才能,为历代所推崇:《尚书》尊之为“元圣”,韩非子誉之为“至智”,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后人常将他和西周贤相吕尚(姜子牙)并列,杜甫颂扬诸葛亮时,就写下了“伯仲之间见伊吕”的名句。
                                                                                  (李啸东 常林静)
  
召 公
  召公,亦作邵公、召康公,西周初年人。姬姓,名奭。因他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故称召公。以功封于北燕,为燕国始祖,实由其子就封地。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两年后,因病而死,其子姬诵继位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成王。周成王当时13岁,由于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亲自摄政。当时,周公和召公是朝中重臣,国家政事由周公和召公代管。周、召以陕塬为界分治天下,陕塬以东由周公主管,陕塬以西由召公主管,“周召分陕”,即源于此,《公羊传》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召公勤于政务,经常巡视民间,了解民情,深得百姓拥戴。召公在陕地巡视时,就在甘棠树下决断刑狱,处理政务,夜晚则于树下搭盖草屋而居。地方官吏让百姓腾出房子供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都被召公制止,他说:“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当时陕地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甘棠树,召公处理政务之余,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夸赞其“酸甜适口”,吩咐地方官吏:“要好好保护,不要随意砍伐。”正因为召公勤政爱民,其管辖的这一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盛赞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并编成歌谣,广为传颂,后收入《诗经·召南》。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意为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伯曾在这里居住。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使它凋谢,召伯曾在这里休息。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折断它,召伯曾在这里教化人民。"
  成王崩逝,召公率诸侯与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告诫他先祖成就王业不易,一定要勤政为民,专志诚信,节俭廉洁,不可有过高的欲望。尔后太子钊继位即康王。继位后,遵先辈所行,清正廉明,励精图治,所以天下太平,一切刑罚放在一边,40年派不上用场。这些与召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后人为感念召公的恩德,在陕州古城捐资兴建召公祠,栽有甘棠树,并有“古甘棠”、“召公遗爱”等碑刻,使召公载誉天下,流传百代,后毁于兵燹。1999年,三门峡市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甘棠苑,使召公精神,永留人间。
                                                                                    (杜丙铎 刘安璋)

Tags:打造(291)教育(392)品牌(425)门户(7)地方(125)有特色(3)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