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广东信息 > 正文

再走长征路第39天丨一把军号寄深情 红军洞中埋忠骨

网络整理 2020-05-04 22:41

7月19日,再走长征路第39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报道团队从重庆转战到了云南寻甸,一起打开红军长征的云南记忆。

【记者手记】

柯渡地处昆明以北八十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红军到了这里后,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霸,令四乡百姓一片欢腾。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里,这把小军号引起我们的注意,它是一个受伤的小号手,留给救命恩人珍贵的纪念。

追寻小军号的故事,我们来到寻甸鸡街镇,当年救了小号手的正是村民诸泽顺的奶奶。奶奶说,第一次见到红军,是他们来家里借炊具。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极乐村委会庄子村村民 诸泽顺:借哪样还哪样,到第二天早上,也如实地一样不少地还回来了,他们很正规的、也很讲纪律的。

和气、守信,是朱泽顺奶奶对红军的第一印象,就在还炊具的当天下午,一个受伤的小红军突然跑到家里。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极乐村委会庄子村村民 诸泽顺:国民党的飞机来放了两个炸弹,小红军跑到家里来了,叫:“大娘,救救我,我受伤了,不能走了” 。我奶奶用一件破棉袄给他换了,用铁锅给他罩在我家竹园里,夹着这个木桶拿来这个井边上假装打一桶水,在这儿跟他作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潘涛: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当时是一大片竹园,如今当地居民已经起了房子,但是那口井还在这里,而受伤的小红军就在这口井四米开外的地方,当时奶奶是用这样一口比它还大一倍的大锅把小红军罩住、保护起来的。

追兵走后,小红军就留在了诸泽顺家中养伤。他识文断字,是贵州人,名叫高金奎,只比诸泽顺的父亲大两岁,两人同吃同住、无话不谈,像亲兄弟一般。养伤的20天时间里,小红军不仅教诸泽顺的父亲认字,还跟父亲讲了很多革命道理。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极乐村委会庄子村村民 诸泽顺:他说,自己是红军的吹号员,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有坚强的信念、有决心再难的路都要走下去。

伤好后,小号手对诸泽顺一家人说,为了解放更多像他们一样的穷苦百姓,他要去追赶大部队继续革命,并嘱咐诸泽顺的父亲继续学习文化。临走时,他父亲留下这把小军号做纪念,约定革命胜利后再回来看他。小红军走了,在长征路上生死未卜,后来再没了音讯,却给诸泽顺一家人留下了永远的精神财富。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极乐村委会庄子村村民 诸泽顺:(那时候是)没有钱上学了,一种启发就是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父亲就借一个亲戚、同龄人的书来学、来写,然后也学得一些文化了,解放后参加了土地改革,还成为了寻甸第一届青年代表。

沿着寻甸鸡街镇向北,就是禄劝九龙镇,追随红军的足迹,我们来到九龙红军烈士洞。

他叫周运超,是九龙中学的历史老师,在这里义务讲解已经28年了,他的讲述把我们拉回到了80多年前。1935年5月。红军经过这里的时候,将不能随行的伤员留在了老乡家,大部队走后,反动派漫山遍野捉拿红军,十几名伤员不幸落入敌人手中。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中学历史教师 周运超:关在了文昌宫,一个要他们投降,一个要问红军到什么地方去了,严刑拷打,但是你看人家是决不屈服。押解他们来的过程,这个路上被五花大绑绑着了,本身自己就是步履蹒跚走不动了,已经受伤了,还向老百姓大声的宣说红军政策,像他们这种大无畏这种精神真的是让人崇敬。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再走长征路第39天丨一把军号寄深情 红军洞中埋忠骨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