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周口信息 > 正文
与新课程同行 在课改中成长
网络整理 2020-05-04 01:39一、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相结合
传统教育理论下,人们提到“学习”就自然会联想到“看书”、“练习”、“做习题”、“应付考试”等等,如果单说学习历史,那就只有“死记硬背”。多少年来,“死记硬背”似乎成了学好历史的唯一秘诀,这是“重知识轻能力”的结果。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新课程的实施使这一特点得以实现。以“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为例,教材精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人类遗址讲述人类产生演变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情境和时间。我在教学中首先请学生讲述中外有关人类产生的不同神话传说,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究人类产生的欲望。再通过分小组从教材上寻找资料进行活动与探究,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为学生提供分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经过提示全班同学基本上能在四个方面达成共识:①头部特征,②石器形状,③火的来源,④群居生活的形式。同时还发现了新的问题:“老师,书上说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能人工取火,根据是什么?”话音刚落,这一问题立刻成了全班同学共同的疑问,大家立刻议论开了。我提示他们考虑:用不同的方法使两根火柴着火。大家立即想到先划一根,再点燃另一根。“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一个是人工取火,摩擦起火;一个是燃烧着火。”同学们恍然大悟:山顶洞人已会磨制技术,所以会人工取火了。本课正文部分还配有多幅插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我就利用插图设置了四个“动脑筋”问题:①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②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③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④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历史与现实分离,学生感觉历史都是过去的东西,学习历史没有任何价值,历史陈旧乏味;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付考试”,学习无用的东西,即使再生动,也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诱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历史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创造现实是在过去提供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现实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客观上总会打上历史的烙印,总会借鉴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新课程通过“活动课”、“活动与探究”、“议一议”等栏目的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1)让学生从我们身边去发现历史,如:“寻找历史”、“调查家乡的文物古迹(如:都江堰、三星堆遗址)”;(2)让学生从熟知的影视剧入手,从史实与历史剧的比较中感知历史,如:“你在影视剧中了解到的武则天与历史上的武则天有没有差别?”“有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3)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让学生去感悟历史,如:“举行方言游戏会,感受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三、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兴趣是学习进步的根本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形同一种乏味而又低效的服役,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知识点减少了,精简了学习内容,减轻了负担,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质疑问难,保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程还通过“议一议”、“读一读”、“活动课”等栏目的设置,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刺激,巨大的心灵震撼。如:走近秦始皇,再现当年秦始皇知人善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历史必然;“焚书坑儒”的野蛮和粗暴,感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伟人,还是寻常百姓都有值得称道和不足的地方。
当然,让新课程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
2004年9月,我开始使用新课标历史教材。从暑期的新教材培训到开学后一段时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历史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规范和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行为。旧的教育观下我们往往将学生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是很难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的。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以陈述知识的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中以一问一答的交往活动为主;教学手段以单一化为主,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因此今天我们在进行“新课改”时就应该明白什么是“新课改”,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新课改”的异化。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等教育理念方面都必须重新认识和更新。
(二)调整角色,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
在传统的教师观中,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得服从老师。我也曾经自认为“师道尊严”是必须的。但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逐渐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树立起“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原国家教育督学柳斌同志曾说:“教师既要把学生当学生,还要把学生当朋友,当做是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这其实已揭示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多一些义务的观念,少一些权利的观念,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得以延续。我想:当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旦真正有了“服务”的意识,就会在育人时做到以人为本,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才会使辱骂、殴打,甚至将学生赶出教室的现象大为减少,相应我们自认为的“学困生”也会大为减少,我们的课堂也就会更加富有吸引力,我们的教学生命也会因此生机勃勃。
(三)更新知识,终身学习,与新课程同行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课程展开,原有的教学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念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历史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新课程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想自如地与人为师,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还应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即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此外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改革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如果我们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那么教给学生的也必然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和学习,做到终身学习,与新课程同行。新课程实施后我迫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有这么一句话现在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是啊!无论是为了迎接新课程带来的挑战,还是为了今后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学习才能长智慧,只有学习也才能成为未来的名师;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把最前沿的知识传给学生,也才为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四)自我反思,大胆实践,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的思考。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应经常自我反思。按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内部自我对话、外显自我对话、同事讨论、行动研究等几个阶段。自我反思会促使我们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新课改还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遵循,特别是各地基础教育的情况不同,所教班级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要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就要求我们教师大胆的实践,进行教育创新,使课堂教学成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是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谈到新基础教育改革时曾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改变学校日常活动来改变人,改变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其中首先是教师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和职业角色定位,改变教师作为大纲等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角色,而是努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就应该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挖掘教育的真谛,在创造中展现教育的艺术。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就应该用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有抽不完的丝、放不完的光,用不尽的园艺,才会真正育出万紫千红,也才能永不停滞的用心做教育。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抓住机遇,与新课程同行,在课改中成长。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与新课程同行 在课改中成长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搜索
-
- 2021-07-17老婆去哪嗨了html5游戏
- 2021-07-12金市周评:金价本周震荡
- 2021-06-11深夜大风暴!拼多多暴跌
- 2021-05-31完整版!2021年端午节放假
- 2021-05-22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
- 2021-05-22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
- 2021-05-21印度超级富豪花近百万元
- 2021-05-219岁孩子刷手游 刷走2.8万!
- 2021-05-212021河北农信社招聘考试面
- 2021-05-21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
- 2019-11-29男性保护令是什么?温州
- 2019-11-29最新事件观点:宿州市召
- 2020-01-20周口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现
- 2020-03-05财政部:今后4个月地方将
- 2020-03-26商务部:中国支持口罩出
- 2020-03-26毕业8年后举报班主任辱骂
- 2020-03-27抢先体验!甬台温高速复
- 2020-03-27婁勤儉:深入學習習近平
- 2020-04-02最新新闻头条:韩国“重
- 2020-04-09真正的电动车敢于直面冰
- 2021-07-17老婆去哪嗨了html5游戏
- 2021-07-12金市周评:金价本周震荡
- 2021-06-11深夜大风暴!拼多多暴跌
- 2021-05-31完整版!2021年端午节放假
- 2021-05-22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
- 2021-05-22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
- 2021-05-21印度超级富豪花近百万元
- 2021-05-219岁孩子刷手游 刷走2.8万!
- 2021-05-212021河北农信社招聘考试面
- 2021-05-21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