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周口信息 > 正文

海南,文物,博物馆,陶瓷器,第一个

网络整理 2020-06-23 01:57

  在海南省博物馆一层展厅内的文物修复实验室,长17米、宽约7米的水池里一片“赤红”,打捞上来的“华光礁I号”船木正在此进行脱硫处理。按计划,“华光礁I号”出水船木需经过三阶段保护——第一阶段进行脱盐脱硫;第二阶段将高分子材料填充进船板的空隙内进行支撑,再进行干燥和定型,第三阶段则是沉船的复原。眼下,这些船木已进入脱硫步骤的尾声。

  近日,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部副主任包春磊博士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本计划在今年举办的“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第二期阶段研讨会,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得不推迟,但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停。这两天,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正在对“华光礁I号”出水的部分陶瓷器进行保护修复处理。

  “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是海南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对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更体现了海南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到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融合等诸多具体举措。我相信,这都将为海南文博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而文博事业的进步也会为海南旅游业注入更多文化动能。”包春磊说。

  工科博士“误打误撞”做文保

  2002年,包春磊从河南来到当时的“两院”——华南热作学院、华南热带农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前往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深造。割舍不下对海南的依恋,2009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包春磊决定返回海南。恰好省博物馆因“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急需专业人才,包春磊这个“工科男”便“误打误撞”进入了文化单位。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省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力量薄弱,基础研究条件匮乏。然而,当时,包春磊的同学们都进入了高校或科研院所。这些单位科研条件成熟,待遇优厚,对比之下,包春磊有些失落。

  “当时感觉前途渺茫,但当‘逃兵’也不是我的性格。后来我想,海南文物保护既然在当时尚属空白,那说明将来需要做的东西很多。”包春磊说。作为当时团队里年纪最大的成员,也是技术负责人,包春磊带领其他同事,着手建设省博的文保队伍。

  这些年来,包春磊全身心投入“华光礁I号”出水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华光礁I号”出水陶瓷器文物近万件,包春磊和同事们一丝不苟地对其分类、登记造册及拍照。据悉,截至目前,已完成了9525件瓷器的档案整理、脱盐和部分表面凝结物的清洗去除工作;修复残缺陶瓷器碗、执壶、粉盒、瓶共计1486件。

  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2    1 

Tags:海南(328)博物馆(104)第一个(24)文物(31)陶瓷器(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海南,文物,博物馆,陶瓷器,第一个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