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江苏信息 > 正文

“蓝天雄鹰”王兴坤:我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赴汤蹈火

网络整理 2020-03-28 12:10

  “蓝天雄鹰”王兴坤:我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赴汤蹈火

王兴坤在机舱做起飞准备。受访者供图

  “我驾驶飞机已经快20年了。”爽朗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在电话那端等待采访的东北汉子刚和自己的战友结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驻防任务。“随着天气温度不断升高,火患风险越来越大,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要做好随时奔赴火场的准备。”

  王兴坤是中国第一代森林消防航空兵,现任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机支队副队长,自投身航空事业以来,安全飞行2657小时。记者给王兴坤打通电话时,他正在队里待命。

  1987年,“五六大火”侵袭了我国大兴安岭,即使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大火依旧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因为这场火灾,国家开始为组建森林指挥部(现森林消防局)直升机支队做准备。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硬件装备,直到2009年这支队伍才正式开始组建。“当时是从各个武警部队中抽调合适的人员正式组建队伍,我是第一批入选的。”

  实际上,从2006年起,王兴坤和战友们就经常驾驶直升机出现在林海的上空,支援消防灭火工作。“只有在一线,才能深切感受到专业队伍组建的重要性。那时,我就深知国家的森林消防事业需要我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使命将王兴坤推到了“舞台”的前列,已是一级飞行员王兴坤被任命为该支队飞行一大队大队长。

  “从飞机下挂武器到飞机下挂救火吊桶,从自己飞好到团队飞好。”已经驾驶直升机9年的王兴坤依旧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前的任务目标是对敌实行火力打击,而现在则是对着火点进行围堵和覆灭,无论是飞行战法还是应急处理都有巨大的变化。”

王兴坤与应急救援直升机。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挑战不仅来自驾驶技巧,支队刚开始组建时,没有森林消防灭火方法、法规文件、训练途径等可借鉴的经验,连飞行员也仅有十几个人,只能达到基本岗位人数的标准线。“我们当时只能保证每个岗位上都有人,可是工作的质量和标准还达不到专业标准,能力素质还需要提升。” 

  面对诸多薄弱环节,王兴坤明白自己只能直面挑战,以战为练。“火情不等人。既然团队没有配合经验,我们就在火场一线实战训练;没有经验借鉴,我们就在火场一线实战摸索,总会找到方法。”

  2011年1月,支队接装开训。8月份,上级拟组织森林部队要素最全、规模最大的实兵演习。征求支队能否参演时,有人说,刚开始训练,若参演无法完成任务丢脸怎么办?

  “这时不练何时练,去!还要担当打火头的主攻手。平时怕丢脸,火场要丢命,大火会等准备好才燃烧吗?我国空军就是在朝鲜战场实战中学会飞行的。”王兴坤掷地有声地道出了直升机支队第一代创业人的心声。

  担当主攻手最有效的方式是吊桶灭火。“我先来。”悬挂硕大吊桶的直升机首次升空,飞行不到半个小时,王兴坤感觉直升机突然抖了起来。“不好,有气流!”来不及多想,他一边命令副驾驶观察机载设备工作,一边让机械师协助观察吊桶摆动情况。“摆幅5度、10度……”,巨大惯性作用下,机身明显跟着晃动。

  “91007,注意安全,准备抛桶。”按处置预案,抛桶保机条件完全具备。“难道首次训练就要抛掉价值50余万元装备?这预缴的‘学费’太昂贵了。飞出吊桶特情技战参数是我的责任。”王兴坤“疯”劲上来后,用双手紧握操纵杆控制机身,减少摆幅;用最大功率向上硬“拔”,对抗气流,十分钟后,直升机慢慢恢复平静,怒吼着冲出气流。王兴坤由此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吊桶训练活教材。

  探索没有止步。单机吊装水量有限,遇有特大火灾,吊装的水洒下后可能雾化,反助推火势,怎么办?王兴坤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架不行就两架,两架不行就四架,多机跟进洒水,用量变提升质变。”

  争论随之而来,质疑: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出了事怎么办?“不能因为怕出事儿就放弃,敢想敢拼,为任务破除万难,是军人的基本素质。”从一次又一次的推演到一次又一次试飞演练,王兴坤将新的战法变成了事实。

Tags:火场(9)森林(56)直升机(42)灭火(12)吊桶(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蓝天雄鹰”王兴坤:我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赴汤蹈火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