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江苏信息 > 正文

新媒体使用低龄化 孩子爱玩手机电脑,家长如何引导?

网络整理 2020-03-30 04:23

  学术研究证明父母的正面介入更有效

  “我们只是在上海做了小范围的访谈。”陈青文表示,“要想给出科学的建议,还需要在全国不同城市、农村做广泛、长期调查研究。”

  但在此之前,一些国家比我国更早遭遇这些问题,他们的学术研究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陈青文介绍,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盛行家长介入子女媒介使用的研究;1990年后,美国政府在家庭政策中强调父母角色,相关研究更加受到关注。研究指出,父母一直以来主要采取的两种介入方式主要是“制定规则”和“限制”;而父母的实际行为可分为亲子讨论等倾向正面的介入方式和禁止或限制使用等倾向负向的介入方式,还有父母采取亲子间共同收视的模式。

  在另一篇2007年英国学者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新媒体的论文中,作者将父母对孩子使用新媒体的介入策略分成四类。除了共同使用与限制使用,父母还会采用“科技限制”,即利用科技软件或设定限制子女,使其无法使用未经同意的数字媒体内容;以及用不同方式监看子女使用网站、信件、游戏等。他们的结论是:当父母采取积极主动如共用或讨论的方法介入子女使用新媒体时,可以有效降低子女在新媒体使用上的负面影响。

  国内关于媒介的研究同样认为,家长的介入可以带来积极效果。

  例如,在心理方面,父母和家庭正确的干预能减轻青少年心理焦虑、帮助建立自信自尊并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学业与降低风险方面,父母对媒介使用的积极干预能提升青少年的学习效果、减少媒介中暴力内容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影响儿童性别角色态度的形成、减少儿童对媒介内容的恐惧反应,并降低儿童可能遭遇的某些网络风险。

  同时,父母的想法和介入的动机与方法极为重要。

  国外研究发现,当家长越希望互联网对孩子产生积极作用,并认为互联网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时,他们就会越多地介入孩子的新媒体使用。国内研究也指出,上网时间越受父母严格限制,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便越倾向于娱乐性动机。

  “重点或许根本不是儿童该不该使用新媒体或如何使用新媒体,而是家长在哪里,孩子的心思又在哪里。不同领域的研究都指出现代社会比以前更忙碌,父母如何创造一个愉快的亲子环境将是越来越重要的议题,亲子间有品质的陪伴是形塑好父母的必要条件之一。”陈青文的访谈报告这样写道。

  用心和孩子沟通

  孩子对父母的管制是怎么看的呢?访谈结果显示,整体上有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管得合理;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介入管制认同的比例有所提高。而“规则共同制定”与“说话算话”成为儿童衡量父母管教是否合理的共通标准。

  以访谈报告中9名幼儿园组的孩子为例,4岁的敏敏(以下未成年人皆为化名)觉得父母管得多;5岁的婷婷觉得父母管得不多,因为他们是讲道理的;5岁的珠珠说她怕爸爸,因为爸爸生气的时候很凶,会说“我跟你讲!我跟你讲!再怎么怎么就给你踹到楼下去”;同样都是6岁的琪琪、娃娃和玲玲则是怕妈妈,觉得妈妈太凶了。

  小学组21名孩子当中,13名孩子觉得父母的管制是合理的,5名孩子感到不合理,还有3名孩子回答不确定。三年级的小涵告诉访谈人员,她觉得父母的管制有时合理有时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于约定好的时间还没到,就强行把手机拿走。“我妈妈有几次都说好给我玩的,玩10分钟,没想到差不多到两分钟的时候她就说10分钟到了,我不心甘情愿,妈妈就拖我走了,她说现在是晚上了,不能再玩了”。

  访谈报告建议,从社会的大环境层面来看,有两件事为当务之急:一是要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时的新媒体素养相关教育课程;二是提升家长对新媒体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时间精力去参与或自主学习,我认为可以从学校教育着手,印发一些原则与建议让孩子带回去给父母。”陈青文解释说。

  而家长除了要提升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认识,还应该重视亲子间的沟通,用引导参与的方式陪伴孩子使用新媒体。尤其是在制定规则的方法上,家长需要经常跟孩子聊聊。“其实幼儿园的小孩有很清楚的概念,这个好不好,应该用多久。如果是孩子自己定的规则,或者家长跟他商量同意的,孩子会比较愿意遵守”。

Tags:长城网(250)新媒体(41)儿童频道(2)见招拆招(1)家长态度(1)儿童成长(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新媒体使用低龄化 孩子爱玩手机电脑,家长如何引导?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