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江苏信息 > 正文

“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网络整理 2020-05-24 02:13

近年来,徐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抓手,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促进发展要素汇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持续增强,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中心城市转型之路。

“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苏宁广场

  中心城不仅要有“中心规模”,更要具备“中心品质”“中心温度”“中心担当”。

  徐州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四个中心”定位所蕴含的“潜台词”,就是打造一个淮海经济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满足千千万万追梦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徐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抓手,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促进发展要素汇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持续增强,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中心城市转型之路。

“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

   强力“转”,生态资源由“负”变“富”

  “因煤而兴”的徐州,也曾“因煤而困”,如今却让废弃煤矿这一生态“负资产”变为“富资产”。

  今年年过五旬的张朝君,是徐州庞庄街道拾西社区居民,干过35年煤矿矿工。

  2016年,随着煤矿关闭,张朝君从地下转到地上,成为在家门口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保安,吃起了“旅游饭”。“周边居民都说九里湖给大家带来了福气,就是后花园。其实,这里曾是采煤塌陷区。”张朝君说。

  作为江苏唯一的老工业基地,徐州百年来累计产煤10亿多吨,曾有大小煤矿300多座。长期的煤炭开采,也给徐州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许多社会民生问题。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站在中心城市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系统性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徐州采取农田整理、沉陷区复垦、湿地景观开发等方式,先后对近20万亩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修复,使沉陷区变成了可耕种的农田、清波荡漾的湖泊和风景宜人的旅游区,探索形成采煤沉陷区治理徐州模式。将“生态包袱”转变为“绿色资源”的徐州,2018年一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青山如黛、绿水潺潺,优美的景色成为徐州最好的生态产品,更让“绿水青山”卖出了“金山银山”。

  在徐州市贾汪区,曾搞煤炭运输的刘艳军将目光投向了大洞山的宕口。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凑了1000万元启动资金,通过宕口修复,发展生态旅游。现在,这里已经是集户外体验、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乐园,每年客流量40多万人次,营业额达上千万元!

  曾经“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徐州,如今好山好水可观可感可及,一个生态宜居的中心城市跃然眼前,让来者心悦、居者心怡。

“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良好的教育环境

  运筹“聚”,“筑巢引凤”承载要素转移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人口、经济要素加快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鲜明特征。

  顺应大势,徐州围绕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在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自身特色、出台配套政策、上马重大项目,不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聚金融服务。徐州规划建设了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对进驻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机构搬迁招引、房产置换及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明确扶持奖励政策,打造徐州的“陆家嘴”,力争2022年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300家以上。

  聚教育资源。徐州提出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规划建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等6项重点任务。目前,徐州高等教育规模仅次于南京,居江苏第二位;各类职业院校30所,骨干院校数量居江苏第二位;基础教育在校生164万,规模居江苏首位。

Tags:建设(416)中心(295)经验(44)学习(112)助力(395)徐州(44)外地(19)之三(4)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学习外地好经验 助力建设副中心”看徐州之三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