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江苏信息 > 正文

达利集团吃最高虚假广告罚单 曾多次陷入“质量门”..

网络整理 2019-12-06 09:32

  史上最高虚假广告罚单花落达利集团,而且竟是被一个红包牵出。7月1日,达利集团就江苏省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开出的巨额处罚决定书一事作出官方回应,称将以法律途径捍卫自身权利。

  

6月17日,涟水县市场监管局认定达利旗下可比克薯片的一个公益有奖销售活动涉嫌发布虚假广告,将对其处以3673.04万元的罚款。该事件由一名消费者对达利集团旗下的可比克薯片抽奖活动投诉引发,涟水县市场监管局在调查中发现不仅包装上印刷的两个合作组织不存在,达利集团产品投放量与允诺也相差甚远。而达利表示,的确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进行捐赠,只不过捐赠单位出现印刷错误。

  

在这次的虚假广告事件之外,达利食品近年来营收增速大幅波动, 高至16%,低至5%。此外,达利食品旗下子公司曾卷入质量门。

  

达利集团吃最高虚假广告罚单 曾多次陷入“质量门”..

可比克薯片。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合作的慈善组织不存在?达利集团:印刷错误

  

公开资料显示,达利集团位于福建泉州,旗下品牌包括可比克薯片、达利园、好吃点以及和其正等诸多食品品牌。达利集团1989年创办,2015年11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3799)。

  

一切从2018年8月开始。据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显示,2018年8月7日,市民钟先生在涟水县某超市购买了两罐可比克薯片,罐身上印有快乐助非遗,红包抢不停的助力非遗活动。钟先生按照提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但跳出的页面提示活动已经结束,无法抽奖。

  

钟先生认为,既然抽奖活动已经结束,为何印有助力非遗抽奖活动说明的商品还在销售呢?于是他拨打了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第二天(2018年8月8日),根据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转来的投诉线索,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区分局立即开展相关调查。

  

在查证过程中,牵扯了更戏剧的事情——罐身广告宣传的与达利集团开展助力非遗活动的两个公益组织都不存在。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区分局局长郭波介绍,根据调查核实,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根本不存在,而另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基金早在2011年下半年就撤销了。

  

对此,达利集团在公告中解释称,可比克公益活动真实有效,公司已按照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协议约定,将活动期间消费者捐赠的全部善款转呈给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印刷供应商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包装印刷出现了一些失误,但公益活动真实有效。

  

对此,记者多次致电达利集团,截至发稿并未有人接听。记者致电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对方表示,达利集团确实与该基金会签订过协议开展活动,但是是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名字进行,并不清楚达利集团在宣传中为何会更改名字。

  

天眼查显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创立于1990年,是经民政部批准、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公募性公益基金组织。

  

在天眼查上,记者并未发现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的相关组织备案,根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出具的情况说明,2008年年初,基金会设立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基金,合同约定有效期为3年。因此,2011年下半年该公益基金已经撤销。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同时澄清:从未与达利食品集团进行过任何合作。

  

回应红包不够数,达利集团称视购买量等最终确定

Tags:明星八卦(23)国际新闻9(3720)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达利集团吃最高虚假广告罚单 曾多次陷入“质量门”..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