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江苏信息 > 正文

烟台茶缘何成茶界新秀?探访原生态小产区背后的秘密

网络整理 2020-08-02 19:25

截图10

  胶东在线7月31日讯(记者 孙宗顺 摄影 李刚 通讯员 薛云鹏)“保守估计,茶农一亩地最低收入1.5万元,精心管理的可达3万元”“有了茶新品种,对山东产区而言就是有了核心技术”。日前,记者跟随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的“2020烟台市首批‘菜篮子’示范基地(企业)暨烟台县域农产品品牌全国媒体‘云’推介”活动来到海阳市,走进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专业合作社,品味烟台茶品牌发展的悠长韵味。

  历经南茶北移历史 小叶片蕴含乡村振兴大能量

  烟台跟茶有着深厚的渊源,烟台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建国后,烟台茶跟日照、青岛崂山同时起步,开启了南茶北移的序幕。据《烟台林业志》记载,南茶北移起于1966年,种源来自安徽、浙江两省,1978年茶产量高峰曾至132450公斤。后因茶园受自然气候影响,越冬防寒和投资管理成本高,制茶技术原始,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毁茶改种者多,到1985年全市茶园种植面积仅剩600亩。

  近年来,通过引进茶树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技术,烟台茶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全市茶产业栽培面积达3万余亩,遍及烟台的海阳、莱阳、牟平等县市区。烟台市茶产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从事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40余家,注册茶叶商标123个,年产干茶580余吨,产值2.2亿元,茶产业已成为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农业支柱产业。

烟台茶缘何成茶界新秀?探访原生态小产区背后的秘密

  十年培育“北茶1号” 小产区崛起茶界新秀

  烟台位于北纬36到37度,冬暖夏凉的海洋气候、昼夜温差大的地域特点,白天温度高,有利于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和茶树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夜间温度低,有机物质消耗减少,品质物质积累较多,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可能没有人会预料到,就是这个原生态、小产区的烟台茶,会成为茶界新秀。

  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烟台茶叶“高香高鲜”特点更加鲜明。烟台市茶学会会长张志刚介绍,技术人员从12个优良茶树品种中,筛选更能抗寒抗冻的好品种,最终,经过十年培育,从福鼎大白和龙井群体种做父本木异花授粉,选育出“北茶1号”国家茶树新品种。“-18℃都能存活,已经往江北推广,像辽宁、山东、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张志刚说。

  目前,烟台的海阳茶叶主要加工类型有扁平茶、卷曲茶、针形茶,其中,极品的针形茶,今年售价达到了每斤3.3万元,且供不应求。张志刚介绍,烟台市茶学会利用海阳早香品种和“北茶1号”,成功研制出烟台黄茶,具有高端茶品的玉米香,以及大众茶品的锅巴香。“黄茶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因为它的出茶周期长。预计今年黄茶产量约10吨左右,而且制茶技艺我们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实质公示阶段,我们要打响‘北茶1号’这张名片。”张志刚说。

烟台茶缘何成茶界新秀?探访原生态小产区背后的秘密

  小茶树带来致富经 茶农每亩最高收益可达三万元

  张志刚介绍,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专业合作社以自有800亩茶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了168户社员,共种植茶叶5000多亩,一棵小茶树为农民带来致富经。“去年,我们茶叶产量38吨左右,收入在4200万元。茶农普通管理的,每亩收入在1.5万元左右,精心管理的茶农亩收入可达3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渠道。”张志刚说。

  张志刚不仅是烟台茶种植带头人,还是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他已经带领26名徒弟学习制茶技艺,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成为各自茶厂的骨干,在烟台市举办的首届炒茶大赛中,43名参赛选手中有20名师从张志刚,且包揽比赛前三名。

  茶品优劣须在交流中品鉴而知,为此,身兼烟台茶学会会长的张志刚还经常带领企业,前往北京茶博会、杭州国际茶博会等大型展会流露芬香,为烟台茶品牌建设和产业长足发展进行推介营销。

Tags:媒体行(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烟台茶缘何成茶界新秀?探访原生态小产区背后的秘密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