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安徽信息 > 芜湖信息 > 正文

铆足劲头、脚踏实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网络整理 2020-06-15 10:16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我国继续全面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海南而言,机遇千载难逢,挑战也异常艰巨,唯有铆足劲头、脚踏实地,方能如期实现建设目标。

历史演进,海南迎来重大机遇

海南岛两千余年发展史,是世代海南人民筚路蓝缕、不断开拓,将海南从边陲海岛、蛮荒之地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窗口的奋斗史。

秦代“遥领”海南,西汉“初入版图”,旋又被认为“珠崖不足贪,弃之不足惜”而“弃置珠崖”。唐宋时期虽加强对海南的开发,但仍视其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至明清时期,海南受到朝廷重视,一度被誉为“南溟奇甸”,但仍被视为“荒远瘴疠”,鲜有开发。民国时期,海南建省曾被提上议事日程,一度设立了海南特别行政区和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但随着民国政权垮台,此事也被搁置。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才迎来巨变,特别是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实现了由边陲地带、国防前线到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变。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吹响了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冲锋号。此次发布的《总体方案》,清晰描绘了将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的宏伟蓝图,并结合海南发展实际明确了阶段性、渐进性的实施步骤。

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自贸港建设面临挑战

首先,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与重组带来极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处于起步阶段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能否勇立潮头,变“危”为“机”,压力巨大。

其次,保持“领头羊”地位绝非易事。我国已设立包括海南在内的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海南自贸港若不能把握好机遇,不排除被赶超的可能性。如何取得更多早期收获,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海南面临的一大考验。

最后,短板效应亟待克服。自由贸易港建设涵盖贸易、投资、金融、人员往来、货物流通、数据流动等领域,对海南的经济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监管模式、风险防控、行政效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方案》包含了最开放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海南未经全面工业化洗礼,人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现代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面对大好机遇,海南是否做好了准备工作,关乎长远发展。

提炼弘扬新时代“海南精神”,为逐梦注入动力

唯有敢拼敢干,方能铸就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新时代“海南精神”。从历史上看,海南人民创造了“椰树精神”“闯海精神”“琼崖精神”等诸多精神文化资源。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人民更是创造了诸多“第一”。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海南应从这些成功实践和精神财富中汲取养分,提炼新时代“海南精神”,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唯有大力解放思想、鼓励“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海南方能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深圳蛇口等地正是依靠思想大解放,创造了“浦东速度”“蛇口精神”。海南建省以来,也正是有赖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比如,率先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结构,率先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等。在自贸港建设中,海南仍要“思想再解放、大解放”,打破一切不适应自由贸易港发展需要的政策桎梏,力争在涉及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度性开放领域取得新突破。

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方能抵达胜利彼岸。海南按照世界最高开放形态打造自由贸易港,已是“择高处立”,但海南决策层和全体建设者也必须“就平处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方能“向宽处行”,最终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方案》确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框架,但贸易、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仍有待出台配套措施、操作规程,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还要及时跟进。自贸港建设的每位参与者,都应立足岗位实干,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为实现2025年前海南自贸港顺利封关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唯有激发主观能动性,方能释放劳动者创造者的巨大力量。

Tags:光明日报(2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铆足劲头、脚踏实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