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安徽信息 > 芜湖信息 > 正文

揭秘:北京流调员怎样准确找到“密接者”?

网络整理 2020-07-06 16:41

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强调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是当前“战疫”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而准确、及时地追踪到这些密切接触者,需要一线的流行病学调查员(以下简称“流调员”)开展大量、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战疫”当前,以往并不大为人所知的流调员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公众关注的视野。以北京为例,从疫情暴发至2月18日24时,全市已经累计排查出2075例密切接触者。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流调员,究竟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近日,记者走进北京疾控部门,为您揭秘流调员“大海里精准捞针”的故事。

本文出场人物

王全意

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研究所所长

从2002年10月起,一直在北京市疾控中心从事传染病监测工作,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贾蕾

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研究所副所长

从1999年8月起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参加传染病防控工作至今,有较为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

蔡伟

海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科长

从2001年起至今,在海淀区疾控中心从事疾病控制工作,有较为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

曹文栋

海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专职流行病学调查员

从2009年至今,在海淀区疾控中心从事疾病控制工作,有较为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

善于追问

是每名流调员的“基本功”

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研究所副所长贾蕾介绍,目前北京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平均每个病例有十几个密切接触者。可以说,找出这些“密接者”最基础的功夫就是“问”,不厌其烦地问、事无巨细地问,诸如出差转机的细节、参加会议的人数、房屋住所的面积,家里人口的情况……从这些琐碎的信息中沙里淘金,去粗取精,然后顺藤摸瓜、抽丝剥茧、触类旁通,逐步聚焦到所要寻找的密接目标。

如果说每个“密接者”都像“隐藏”在深林里的一根草,那么上述工作正是寻求“旷野迷踪”的第一步。2月10日上午10点57分,海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办公室里,流调员曹文栋正在与一名男士通话,那名男士回老家时乘坐了与确诊病例同一趟的高铁列车,当时正在海淀医院隔离观察。

曹文栋在交谈中得知,这名男士在列车里全程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没有与确诊患者同一车厢,感染的概率较低。虽然这名男士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未出,曹文栋仍花了半个小时时间,询问了更多的信息。“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我还会继续给他打电话追问细节,因为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的。”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曹文栋,从事疾控工作已经10年有余,他把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比作警察办案。“患者提供的信息可能只是‘某天跟朋友吃了个饭’,我们要通过细问,像放电影一样帮患者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回忆。有没有聚餐?通过什么交通方式前往?把车停到了哪里?进了饭店是在包间还是开阔的大厅,跟谁坐在一起?……所有的细节都要做记录,这些都是判断后期密切接触者的依据。”

捋清传播链条

需要“顺藤摸瓜”“抽丝剥茧”

流调的基础工作思路就在于摸清传播链条:是谁传给患者、患者又将病毒传染给了哪些人。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流调队员不断顺藤摸瓜、抽丝剥茧,而层层拨开迷雾的过程每天都在上演。

上月底,海淀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一名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随后,曹文栋和同事们立即前往医院,对这位患者进行调查。这位患者与他的妻子、孩子、母亲共同居住,他最先发病,成为这起案子中的“指示病人”(流调术语,指某起聚集性病例中率先发病的患者),也就是1号患者。但是,这一家子近期未曾去过武汉,1号患者又是如何被传染的呢?

正当曹文栋一筹莫展之际,1号患者在追溯前14天行程时透露,发病前一周,他曾经带着妻子前往一位亲戚家吃饭,当天的饭局包括这位亲戚的妻子在内一共4人,停留时间大概两三个小时。由于当时正处于疫情早期,患者还未足够重视,其间未采取防护措施。这引起了曹文栋的高度重视,他立刻把这位亲戚和他的妻子也列为密切接触者。这样,1号患者最终确认有5个密切接触者。

Tags:病例(837)信息(457)患者(586)密切接触(11)流调员(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揭秘:北京流调员怎样准确找到“密接者”?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