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郑州信息 > 正文

2035年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网络整理 2020-11-20 06:14

把环境治理好,城市“颜值”翻一番,老百姓才会有看得见的“幸福感”。10月13日,大河网政务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有序推进《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实施,构建与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支撑保障体系,经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意,《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编制印发。


未来郑州都市圈要打造啥样的宜居城市?《规划》给出答案——统筹考虑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其他区域,形成以郑州都市圈为主体的全域生态环保大格局,到2025年,都市圈5市要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35年,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一条生态宜居的幸福路正在铺就。


11_副本.png


目标:未来5年,都市圈5市全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根据《规划》,到2025年,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城镇人居生态环境更加和谐,区域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湿地保护率达到5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都市圈五市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到2035年,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全面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的和谐都市圈、经济集约高效的绿色都市圈、社会健康文明的宜居都市圈,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现状:区域生态格局基础较好,但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当下,郑州都市圈区域生态格局基础较好,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初现,但也面临着生态安全格局有待优化、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等挑战。


郑州都市圈地跨黄河、淮河与海河三大流域,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郑州形成十字交叉,西北部南太行和西南部嵩山—浮戏山生态屏障功能显著,区域周边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基础。


与此同时,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如森林面积总量仍然偏小,分布不均。黄河沿线地区生态功能有待提升,天然生态环境资源匮乏、空气环境治理压力较大。五市生态建设仍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生态服务功能的叠加效应难以有效发挥。


布局:“一轴、一心、一带,双环、多廊、多点”格局


如何打破生态发展的“僵局”?《规划》画出了蓝图,要构建“一轴、一心、一带,双环、多廊、多点”的区域生态格局。


12_副本.jpg


打造黄河绿色发展轴。实施沿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构建堤内“绿网”。推进黄河大堤外侧宽防护林带建设,打造以自然生态要素为主体的都市圈东西向绿色发展轴。


高标准建设郑汴港生态绿心。充分发挥雁鸣湖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贾鲁河等生态资源优势,系统织补森林、湿地等生态空间。规划建设中华生物园,强化雁鸣湖—官渡—杏花营—朱仙镇等城镇节点作用,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市民休闲游憩乐园。


全面提升南水北调生态带功能。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沿线防护林带建设,完善干渠沿线中心城区段生态文化公园体系,打造都市圈南北向生态涵养与景观带。


协同建设都市圈双层绿环。打造以郑州环城高速绿廊为骨架、以郊野公园和生态农业为主体的都市圈生态内环。加强太行山、嵩山等山区植树造林,实施东南部平原地区植树造林工程,打造都市圈生态外环。


贯通多层多维区域生态廊道系统。加快颍河、贾鲁河、涡河、运粮河、惠济河等河流水系和京广高铁、陇海高铁等通道沿线防护林带建设,构建跨区域骨干生态廊道系统。构建骑行绿道、步行绿道等各类绿色通道,形成慢行绿道系统。


布局均衡协同的生态节点。积极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生态节点规划布局,消除绿色空间盲区。


实施:同保共育区域生态系统、同防共治区域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经济


《规划》也为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


Tags:郑州(726)水平(62)生态环境(24)达到(36)都市(24)2035年(2)发达国家(3)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2035年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