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联系我们

信息网 > 上海信息 > 正文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一起看看长达83年的考古秘事

网络整理 2020-02-16 03:16

  7月的掌声与欢呼,属于浙江良渚。

  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良渚古城遗址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印证了五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从发现遗址,到申遗成功,这段史前文明经历风雨,跨越83年考古发掘,灿烂绽放于世界。

  这是多么让人骄傲的存在!83载栉风沐雨,一批又一批良渚遗址考古人、保护人接力而行,只为让世界看见良渚。

  他们中有发现者,也有守护者,有坚持者,也有传承者。他们殚精竭虑,上下求索,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与研究、保护与管理,揭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遗址,真实完整地存续了历史的记忆、文明的载体。他们为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做出贡献,为建立中国文化自信谱写出华美乐章。

  发现与守护

  一段跨越时空的佳话

  聆听良渚遗址的前世今生,要从一个“发现者”与一个“守护者”说起。

  1936年的开春,繁花开遍杭城,古荡老和山下建造公墓时,发现一些文物。一位在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工作的年轻人参加了这次发掘。

  他是“发现者”,名叫施昕更,是个清瘦俊朗的年轻书生。仿佛命中注定一样,细心的他发现,杭州古荡老和山下出土的一件石器在故乡良渚很常见。他灵光一现,想着两者之间是否有些联系。

  到了11月,施昕更回家乡,在良渚一个枯涸池底捡得石器数件,又在地面发现许多陶器碎片。他无法舍弃心中的念头,认为这些碎片不可小觑。

  12月初,在西湖博物馆的支持下,他开始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田野考古。至次年3月,通过连续三次进行发掘,获得了大量文物,其中石器和陶器500余件,足足两大筐。

  良渚,凝聚着施昕更的一往情深。1937年春,他便写就了上万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发掘经过、收获,还写到:“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的开辟了这广袤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的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这本考古报告经历战乱年代得以保留,并流传至今。业界都说,这堪称奇迹。

  可以说,施昕更开启了良渚遗址的考古和研究。然而,令人惋惜的是,1939年,年仅28岁的施昕更因为感染猩红热,英年早逝。

  如今,在良渚遗址管理所,施昕更之孙施时英继承了爷爷的遗愿,从事着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

  细算起来,施时英在良渚工作也已有25年,目前担任良渚遗址管理所副所长。他的工作内容不少是琐碎的事,包含保护区的日常巡查,重点遗址的监测,文物保护宣传等,常常需要在外头跑,不比考古一线轻松。“良渚申遗成功,爷爷如果泉下有知,应该也感到开心。爷爷的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我。说来惭愧,虽然比不上爷爷的成就,但我会尽力守护好良渚遗址,不给他丢脸。”施时英说。

  岁月悠悠,祖孙俩隔着时空的距离,一个发现,一个守护,谱写出一段良渚遗址考古、保护的佳话。

  

W020190705564990354316.jpg

  上世纪80年代,反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照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供图

  坚持与传承

  良渚考古依然在路上

  良渚考古进入“大发现”时期,得从上世纪80年代谈起。

  上世纪80年代,牟永抗、王明达等考古学家接过良渚考古发掘接力棒,接连发现了王陵等级的反山遗址以及祭坛和墓地复合的瑶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成果十分骄人,证明了良渚“琢玉技术”的高超。用牟永抗的语言来说:“单就玉器而言,在数量、品种或纹饰上均超过全国以往历次发掘所得良渚玉器之总和。而且还发现了许多新器物、新纹饰,成为良渚玉器一次空前大发现。”

  

W020190706530915417116.JPG

  良渚遗址古城城墙发掘工作照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供图

  如今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那时才刚加入良渚考古发掘,还是个毛头小子。他一头扎到良渚里,直到20年后,在他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良渚古城才最终露出面貌。

Tags:考古(12)申遗(42)良渚古城遗址(3)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一起看看长达83年的考古秘事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